网站首页 >> 大学文化 >> 正文

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精神守护者
日期: 2014-02-23   来源: 新浪网   浏览量:

一份拥有近八十年的文化积淀,一批多有建树的学术大师,铸成了安徽大学作为省属第一学府的美名,也成为现任校长黄德宽心头时时萦绕的光荣与梦想。每当新的一年来临,他都要摘下墙上的旧挂历,根据自己在上面所注的不同标记,仔细统计出过去一年干了哪些工作,还有什么没有做好,然后在新挂历上标出新目标……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正在家乡广德一所农村中学教书的黄德宽喜出望外。黄德宽不仅成了大学生,而且还走上了培养大学生之路。

  安大毕业后,他留校任教,但追逐知识永无止境,后来他又分别考取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和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一路走来,在别人眼中枯燥的古文字成了他终生的挚爱。学识在长,眼光在变,而唯一不变的是,他始终留在了安大。

  从普通教师一步步成为校长,黄德宽每一步都走在坚实的治学基础之上。他兼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古文字研究会法人代表、中国文字学会会长等职,独著和合撰有《汉语文字学史》、《汉字阐释与文化传统》等论著。

  2005年,由他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商周秦汉汉字发展沿革谱系研究”全面完成,历时8年的研究成果,凝结为300万字手抄影印本专著《古文字谱系疏证》。古文字研究专家认为,这是“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汉字谱系整理与研究的大型学术专著”,在学术界影响巨大。几年前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顺利组建,并成为国家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今年年初,备受国内学术界关注的安徽大学传统文化研究所成立,黄德宽都是亲自担任第一任所长,他要用自己的力量和声望,把这些刚诞生的研究所“扶上马、送一程,用学术突出安徽大学的特点。”

  在黄德宽的理念里,大学最重要的“身份”是学术组织,是传承文化和文明的地方,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所以高校校长不仅仅肩负行政管理职责,更被赋予了更多精神文化上期盼。2005年底,学校讨论新制定的校规时,黄德宽首先提出把“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要接受处罚”删除,“什么算得上是喧哗?如果在公共场合年轻人都不能大声说话了,那还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大学内各专业不同,但是精神纽带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崇尚真理,张扬个性,追求学术自由,形成开放气度的文化”,作为一校之长,黄德宽深知自己的责任。“我的角色就是大学文化精神的守护者。”

  著名大学能闻名于世,乃在于她日积月累积淀起来的深厚文化底蕴,及其产生的持续不衰的影响。大学正是以其文化精神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作为校长的黄德宽,坚持着、守护着这一片圣地。

王志刚:梅贻琦通俗的比喻其实深刻地揭示了高等教育的本质。“教师如何成为大鱼”这至关重要。因为“大鱼要带小鱼”。要播撒阳光到学生心中,总得自己心中先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在此过程中,大鱼扮演着引导、保护、支持的角色。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教师的灵魂。教师要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出色的教育技能、良好的道德风尚感染熏陶学生,引导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马平川:一个大学推崇什么样的大学精神,应该如何培育和发扬大学精神?这与大学校长有着直接关系,大学校长是大学发展的总设计师,是大学精神的代言人,大学精神的捍卫者、坚守者、倡导者和执行者。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大学精神就是大学校长的思想和品格的集中体现。一流的大学总是和一流的大学校长联系在一起。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十年时间中,塑造的北大精神,大力倡导并亲自实践,造就了北大的一代辉煌。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蔡元培、竺可桢、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等著名大学校长的一系列办学理念和教育主张,至今仍影响着现代大学的发展。

  王志刚:大学是大学校长教育理念与精神的实践地。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大学精神”形成的历史可以看出:著名大学的校长都很重视根据国家与社会的需要来确定教育方针和办学目标。梅贻琦校长于1934年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紧迫的情形之下”,教育学生“从学问里研究拯救国家的方法’。1936年竺可桢先生在浙江大学阐明“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时,就过去历史和目前环境两方面来讨论中国和浙江省的地位,来证明本校“所负的历史的和时代的使命,”教导学生“致力学问”,以身许国”。从考察名校大学精神形成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时代精神和社会需要是培育大学精神的大环境。

  马平川:大学精神是大学历史沉淀与现实的融合。任何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文化理念的孕育、产生、形成和发展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其背后都必然有一个思想文化支撑,体现了一种集体性思考,并有稳固的具有本文化特质的思维方式,大学同时根植于民族文化的环境之中,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对大学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影响,优秀的文化传统内化滋养着大学师生共同的精神气质和价值追求。

  王志刚:“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立心立命、勇于担当”是宝鸡文理学院的大学精神,也是一代又一代文理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生动写照,是宝文理办学历史、办学传统和学风校风在精神层面的集中体现,是师生一种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和提炼。作为一名高校管理者,我一直在思考四个问题:一是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二是建设一支什么样的教师队伍?怎样建设?三是建设什么样的大学文化?怎样建设?四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要让每个师生真正从内心去领悟大学精神,内化到他们的思想、意志及品质之中。精神力量是富有渗透性的,这种渗透实质上是思想方法、道德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启迪、感化、陶冶作用,它通过形成一定的氛围,促使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承载着大学精神的教师的学术思想、学术方法、治学态度、严谨作风和模范言行对学生的表率作用和耳濡目染。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和细致入微的,其作用效果也是潜在的和持久的。

  马平川: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也就是说大学发展到今天,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之外,还有第四个职能:文化传承创新。这是对大学职能的新认识和新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对大学文化建设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作为西部地区高校怎样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区域优势,如何在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中有所作为?

  王志刚:我校具有独特的办学区位优势。宝鸡古称陈仓,是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和关学思想发源地,文化积淀深厚,这里拥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挖掘研究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我校神圣的历史使命。张载一生大部分时间在眉县横渠镇横渠书院著书立说,授徒讲学,是关学的创始人和宋明理学奠基人,世称“横渠先生”,张载总结和吸取了中国古代关于“太虚即气”、“气为本体”、“气化万物”的唯物主义思想,并详细论证了“气无生灭”的物质永恒存在的学说。张载思想博大精深,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研究关学,我校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已成立了宝鸡文理学院横渠书院。并且与眉县政府实行校地合作,共同推进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

  马平川:恢复中国传统的书院教育,探索教育发展新模式,新思路,为大学发展提供精神力量和动力源泉,这是对现行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一种新突破和有益补充。书院作为我国古代知识分子阶层独有的教育组织机构和学术研究场所,宋朝时得到空前发展、在晚清开始衰落。胡适先生曾经就感慨过:“书院之废,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一千年来学者自动的研究精神,将不复现于今日”。书院这一古老的、已经消失了的教育形态,在现代大学里复兴和新生,使传统的书院文化精神再次焕发新的生命活力,其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不言而喻。

  王志刚:高等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传统书院教育是大学宝贵的文化传统和资源。横渠书院的成立将有助于发挥我校特有的文化和人才资源优势,挖掘书院文化的优秀传统,有助于探索现代大学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模式,探讨张载关学思想的现实意义,使大学教育呈现出新的气象。同时也为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建设,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及建设西部文化强省作出贡献。对提升大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激发创新意识、提高精神文化水准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马平川:大学精神文化引领大学风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传承文化,传播文化,引领文化创新。大学的发展找准了精神支点,前进的步伐更加自信。大学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的力量,熔铸于大学灵魂的精神血脉中,是广大师生员工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代表了一个大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将大学精神融入在育人的过程中,在实践过程中,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传统文化在今天仍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的不可低估的精神价值,依然是我们这个社会为人们所需要和认可的。

  王志刚:我们正经历着国家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历史性变革,文化及文化建设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学不仅肩负着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光荣使命,还要更加自觉地站在文化创新的前沿,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重在建设,贵在践行。要弘扬和践行大学精神,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使大学精神内化为全体师生的共同的价值认同和精神追求,以此加强大学科学发展,形成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使大学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造者,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推动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者,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宣传部(校园文化建设办公室)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青岛路6699号行政楼413室 415室

电话:0531-59556717  

邮箱:xcb@sdfmu.edu.cn